我们在学校里开始了青春的萌芽,我们的青春张扬,欢快,追风的激情总是把这培育我们的摇篮冲击的摇摇晃晃。我们是一群青年,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如何做人、如何成长、如何社交,这是我们成长碰撞的地方,总免不了磕碰受伤。在这儿,父母放心地松手,祖父祖母期待地盼望。因为这摇篮,这土地是学校,是学习的伊甸园,是安全的寄托所。
可是,近来,这摇篮被青春冲得人心安定不了。这伊甸园的天堂被逃课的我们玩耍的有些破损了。父母也再问及学校里安全吗?跟人动过手吗?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?
你看啊——食堂的走道旁燃起缕缕青烟,这不是从厨房里冒出来的,清晨的校门口陆续来了一个个学生,可那却不是起早赶来学习的人,那是一批批无精打采,面黄肌瘦的“网虫”爬过来了!若是有幸,还会有这样的场面:几个染发的高大学生在替一个矮小的学生做“保镖”!
学校里越发不安全了,社会,家庭的潮流一次次冲击青春的防卫线,学校里再严的管理也耐不住这骚动不安的生命。安全不仅在于生命,还在于我们的意识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生命值得珍惜。学校用安全的管理来保护生命,而保卫生命,更在于我们的思维意识。
学校正是这培养素质的地方。老师教我们如何拥有责任心,如何保护健康的身体,不吸烟、不酗酒、不打架、不斗殴、更授于我们许多安全知识,教我们要做社会的青年,去引领新代的潮流,要笃志报国,更要珍爱生命,学会善良、宽容。——这是学校最好的安全保障。
可是,不仅如此,还有抢劫及被抢的学生。在傍晚若是少数几个人外出,很有“机会”被勒索一空,靠几块零钱在“网吧”过夜。这已不只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问题了。我们的学校还应该加大管理的力度。就如法律也得有强制力。限制该限制的,如经常出入不良网吧,限制学生靠近危险事物,罗列危险清单,明确安全要点,奖罚相合,树立安全校风,不许深夜出入校门等等。
学校就是一把安全锁,用教育、管理锁住青春,保卫生命。在外界社会不良风气入侵时稳稳地把住青春的大门。这是一条安全通道,装进猛懂的少年,走出朝气蓬勃的青年,其间的过程,就是学校为之提供的安全而最伟大的“催化剂”,雨果说:“没有学校教师,将是人类最大的不幸。”那么没有学校就是青春的最大不幸,青春需要学校安全地培育、茁壮地成长。